按照《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2021修订版)规定,现将拟授奖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12月14日至20日。各有关单位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反馈至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秘书处,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
“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简称“长城食安奖”,始于2017年,由国家食品行业第一大报社——中国食品报社创办。经过两届的沉淀,现已成为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科学技术界一面崭新的旗帜。为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事业以及食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奖励在食品安全领域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设立了“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并于 2017 年 10 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认可。
奖励项目编号:0276
在食品安全领域技术创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项目,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食品安全行业中先进的高新技术,对行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和做出重大贡献;
(二)在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立项或专利获得情况;
(三)技术创新性突出,居国内领先水平;
(四)技术知识产权清晰,没有产权纠纷;
(五)应用范围广泛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向社会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度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通告》明确的评选流程,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进行奖项评选,特此向关注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的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诚表歉意,原有申报的集体和个人申报资料仍然有效,并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与本奖励委员会工作人员联系衔接相关事宜。如未按照衔接而未被纳入奖项评选的,本奖励委员会概不负责。特此公告声明并澄清。
主 任: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执行主任:黄国胜 中国食品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副 主 任:刘仲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副 主 任:冯 霖 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
秘 书 长:陈登平 中国食品报社信息中心主任
副秘书长:王子丹、宋有财
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刘仲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张建华 原中国农业大学副院长
章力建 原中国农科院副院长
张春晖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熊应耀 中国农业科学院 教授
冯 霖 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
王耀宗 原国家食药总局科技司司长
李凤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研究员
朱大洲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王文君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院长 教授
李晓东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副院长 教授
李丛发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院长
吉建邦 海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 所长
丁刚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所长
鲁 绯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副所长
元晓梅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副主任
李永才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潘思轶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院长
卢 一 四川旅游学院 校长
张 民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 院长
覃 瑞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院长
罗小川 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
左进华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洪 霞 中商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主任
廖小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院长
夏 雨 江南大学 副教授
熊 涛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副院长
寥成松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研究院 中心主任
张国治 河南工业大学 教授
臧明武 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宋连军 河南农业大学 教授
周明善 云南开放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杨春燕 云南开放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食品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
王 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主任
左 敏 北京工商大学 科技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 坤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人工智能领域专家
单吉浩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检中心(北京)副主任
黄 峰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加工专家
魏 伟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